媒體關注
南方都市報——班尼獎背后的人生探索發布時間:
班尼獎“全場總冠軍金獎”

班尼獎“最佳展品獎”


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大峽谷國家公園

加利福尼亞州-夢諾湖

加利福尼亞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

猶他州-布萊斯土林國家公園
人物檔案
楊峰 早年擔任過教師,也在國營企業擔任領導職務,1994年下海創辦華策集團,先后開發了十幾個樓盤。2013年,他花費3000多萬元人民幣買下白光通信技術專利,首期斥資20億元在珠海橫琴新區興建L E D白光通信項目總部華策國際大廈。
近日,美國印制業第66屆班尼獎頒獎典禮在芝加哥落下帷幕,有超過3000家來自世界各國的參賽者參與該獎的角逐。其中,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協會員)、華策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峰的攝影作品集《逐夢荒野》獲班尼獎“全場總冠軍金獎”和“最佳展品獎”。這也是首次中國人作品榮膺此雙獎項桂冠。楊峰說,這一組照片他拍了七年。在照片的背后,他希望倡導國人關注和保護環境。
回到地產本身,作為資深地產人,楊峰認為,珠海是一個充滿理想的城市,在珠海買房未來依然會升值。雖然近年房地產大鱷紛紛進軍珠海競爭激烈,但作為民企的華策集團面臨的壓力并不大,在未來,華策集團將以“一體雙翼”堅持白光通信科技和房地產領域雙向并重發展,在地產方面將重點放在珠海、深圳,收三線,縮二線,對于個別二線城市會依據項目考量,并努力嘗試將前沿科技帶入樓盤建設,實現華策集團“為生活家導航”的愿景。
談到白光通信前景時,楊峰激情洋溢,他告訴南都記者,該項目總部已落戶珠海橫琴新區,項目中的井下作業定位系統在上個星期已獲得國家測試通過,除此,該項光通信技術已被采用到“反向尋車”、“核電定位與通信”以及機器人導軌定位等等,項目愿景將是填補世界空白。
談獲獎 拍攝目的并非為得獎
南都:近段時間來,珠海媒體的一則報道引起了地產人士的好奇:你的一本攝影集《逐夢荒野》獲得了美國印刷業第66屆班尼獎和全場總冠軍金獎,如果說“魯班獎”地產圈都熟悉,但“班尼獎”大家都知之甚少,你能否談一談?
楊峰:班尼獎是以曾為美國印刷業技術帶來革命性發展的發明家本杰明·富蘭克林命名的最高榮譽獎項。他是從一位印刷學徒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成為美國總統,在其總統光環的后面,他還是美國精神開拓者更是賓州文化的奠基人,作為本人獲得這項殊榮,純屬無心插柳柳成蔭。其實,在這本影集獲獎前我也不太明白這個獎項的內涵,在我獲獎后國內外媒體紛紛來訪,美國友人來電祝賀,我才弄明白這個獎項的含金量。
南都:這一部作品據說是你花了7年時間,20多次往返美國西部拍攝而成,為何如此執著于美國西部的拍攝?照片后面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楊峰:和美國西部的拍攝結緣源于偶然。我很早看過已故風光攝影大師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 1902-1984)鏡頭中的美國西部,但真正觸動我的卻是當我站在美國西部的土地上的那一剎那,仿佛回到了亞當斯鏡頭中的美國西部。一百年來,美國西部在亞當斯的鏡頭里和我所看到的居然沒有很大變化。這在中國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我的好朋友風光攝影大師王建軍曾經憑借拍攝的《山遠水遠》、《土地之間》兩組照片獲得了“哈蘇大師”的稱號,但如今沿著他的照片循跡,會發現很多美景都已經面目全非。
南都:國內外的環境生態差異讓你非常觸動?
楊峰:是的。所以,亞當斯的照片給當時的美國西部帶來的意義不僅僅是照片本身,更多的是喚醒了當時美國大眾的生態保護意識,甚至推動了美國《國家公園法》的誕生。他通過一組組照片語言的訴說,讓一片片荒野戈壁、一座座山巒疊嶂、一條條蜿蜒河流都成為了國家公園或州立公園的獨特景觀。今天,約塞米芾東的一大片荒野和塞拉高地中心的一個山峰也以Ansel Adams的名字而命名……這也是為什么我看到美國西部百年來生態保護如此之好的震驚之處,我也希望能夠通過我的拍攝在國人心中喚起對生態的保護意識。其實,我是沿著亞當斯的腳步在追逐我的攝影之夢,這一點就是我所談到的照片后面的語言。
南都:所以你的攝影集名字定為《逐夢荒野》。7年來,你一次次往返美國西部,拍攝時對于美國西部的生態保護的方式有什么比較深的體會嗎?
楊峰:太多了,我舉兩個例子吧。我第一次去美國的波浪谷時花了6個小時。因為公園管理處離景點是沒有道路的,一般都是根據之前的游客在石頭的標記和腳印前往,結果那天遇到暴風雪能見度很低,沿途標識大部分都被雪埋掉了,其實我走了三小時后的所在位置離景點目標并不出幾百米,由于標識不明我在風雪中兜圈圈又兜了三個多小時才找到。按照規定,該景點每天控制僅可20人進入,以抽簽方式決定,否則私闖而入的屬違反《國家公園法》行為,將遭嚴懲。
還有一次我是根據安塞爾·亞當斯(A nsel A dam s)攝影資料去搜拍古老的印第安人在一塊石頭上刻下的圖騰,這塊石頭在懸崖下,大小不到二平米,但已被美國政府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嚴禁游人近距離接觸與拍攝。只準游人在懸崖邊用政府設置的望遠鏡在觀賞臺上觀賞,我的同行為了追求拍攝效果,私闖下去,不一會兒分別惹來兩批警察,遭到嚴重指控的后果……后來我才知道,原來他們在石塊周邊布滿了監控,以防文物被破壞。
如果在國內,如此著名景點早就被各種手段商業化了。我覺得中國應該在這方面多借鑒一下國外的生態保護的方式。
南都:很多攝影家為了追求光影與景的完美效果,不分晝夜守候、蹲點,還經常面臨危險,你在拍攝這本影集時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嗎?
楊峰:當然有遇到過。我們在拍攝死亡谷時,由于晝夜溫差很大,夏季連陰涼處的氣溫都高達49攝氏度,但為了捕捉到凌晨第一道光線,我們只能選擇露宿在死亡谷里。憑著野游經驗,這一晚我不敢把食物放在車上,否則會引來狗熊“光顧”,狗熊的前爪能打破車窗搶走食物,這種露宿是危險的,因為這天晚上我的確聽到野獸的吼叫聲,如今想起來也毛骨悚然。
南都:值得嗎?
楊峰: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堅強和持恒。這兩點,其實一直都流淌和繼承在中國人的血脈里。攝影是我的興趣,但更是我的逐夢之旅。正如我影集序里寫道:人生雖然無法摘光留影,但通過相機的捕捉,可以凝固揮之不去的記憶。
因此,不論是死亡谷里面19天的波折,還是波浪鼓的雪地失途,或是佳能海灘的齊腰涉水,多少苦多少累都在瞬間的光影定格中消失殆盡。這一切都吸引著我不斷前行逐夢。我拍攝的這組照片除了向大師致敬外,更希望通過展示美國西部的自然生態景觀,呼吁國人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愛護生態。
南都:有沒有想過會獲得班尼獎?
楊峰:拍攝的目的也并非為了得獎,當然,得知作品集能代表中國攝影界參與角逐,已是甚喜。在高手如云的攝影界又能獲得此殊榮,是對自己的一次極大鼓舞,也是7年來追光逐影行程的一次完美飛躍,未來將繼續在光與影的世界追逐夢想。
南都:記得在華策官網上有一句話非常適合用來形容你個人:不完美不止步。是否在追逐攝影之夢的道路上,你也是如此要求自己,所以才能花7年時間拍一部攝影集?
楊峰:攝影是我從小的愛好,后來終于有機會重拾它,重新追夢,且在追夢的過程中還能用愛好回饋社會,這對于我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因為興趣,所以才執著,才會追求完美。
談產品 打造過程精品,從產品定位抓起
南都:聽聞11月18日是華策集團21周年生日,經過這么多年在地產領域的沉淀,華策集團正在嘗試哪些創新?
楊峰:我們一直都在倡導“為生活家導航”的理念,近幾年我已多次帶領產品研發團隊到不同的國家考察,從西方發現更多提高生活品質的細節,改造成適合中國人生活習慣的體系引進。
南都:下一步還有什么新概念要引進房地產開發?
楊峰:下一步,我們還會將充電樁引進高端項目的停車場,比如我們研發中的九州港海韻星灣項目。隨著時代的推進,充電汽車會逐步取代傳統的汽油汽車,所以現在我們所做的項目籌劃會把這個要素考慮進去,讓業主未來不麻煩。
南都:據說華策集團在位于九州港的海韻星灣項目注入了不少心血,你能透露一下嗎?
楊峰:我們認為豪宅除了占據頂級資源外,設計上要實現以下十大基礎特性:室內全方位觀景、各樓層景觀無死角、入戶設玄關、客廳闊尺度及景觀、局部挑空設計、滿足家庭人口變化的功能分配、多陽臺全通透明廚衛、酒店式多大堂(有公共會客空間)、契合中國人居住文化。
除此之外,我們還將重金引進源自德國的“被動房”專利技術。珠海是空氣濕度很大的地區,每年春季潮氣令人苦不堪言,很多衣物生霉,濕度大也導致人的體感極不舒適?!氨粍臃俊钡脑硎牵豪酶魺岜叵到y實現綠色環保,利用新型空氣調節系統實現恒溫、恒濕、恒氧的室內環境。所以,你們從九州港(海韻星灣)項目的效果圖中看到建筑立面飄逸的隔板造型,這個造型不僅是美觀的需要,更是出于“被動房”遮陽的需要,除此之外還會有可自動收放的遮陽百葉和外觀上看不到的墻體保溫層,綜合措施使得房屋能耗降到最低,實現綠色環保??照{產生的溫度在空間豎向上有很大溫差,如果頭部高度的溫度是25℃,地面腳部的溫度才20℃,所以人體上半身感覺舒適、膝蓋卻冰冷難受!還有濕度,人體最舒適的濕度體驗是50%,而珠海的夏天濕度基本在80%以上,空調帶給人的是濕冷體感;甚至關于如何解決空調出風口、如何控制循環氣流速度而導致的不舒適感,“被動房”都有完整的解決方案:如“被動房”采用毛細循環網狀空調系統,整個制冷通過鋪滿天花的毛細冷水管來實現,類似北方的“地暖”,只不過循環的是冷水,而且根本沒有“空調風”的存在;為了配合這個設計,我們直接把層高提高到3.3米左右,成本無疑增加了很多。再如恒濕系統,將室內的空氣循環抽濕,始終保持在濕度50%的最佳體感。還有新風和恒氧系統,新風經過過濾,去除PM2.5后的新風循環始終保持室內有充足的氧氣濃度,而出風口設計在地面墻角處,為的是空氣循環速度讓人體不會感覺到不適感。
“被動房”比傳統室內的同溫度維持節省能源50%以上!業主不僅省了日常費用,更得到了普通住宅不能提供的舒適感,所以,“貴”的是發展商的投入。我們想與時代共進,結合科技盡量往超前的方面考慮,讓業主享受到最新科技帶來的生活便利,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認為“貴”的投入是值得的。
南都:把這些前沿科技加入房地產項目的建設,會不會讓樓盤更貴,讓購房者的成本提升呢?
楊峰:這是一個前瞻性的問題。一個建筑物的總體造價、成本控制問題如果是從圖紙開始考慮,那么增加科技含量所帶來的成本增加是有限的。如果是房子建好了之后再去改造,那個難題就太大了。為了減少失誤,我們聘請了有著豐富經驗的,全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G E N SLE R建筑設計公司擔綱設計,所付出的建筑設計費非常昂貴,好處是充分利用高水平建筑師的細節把控能力,在前期可以避免一些容易出錯的設計,而且在建筑設計時會同步引進裝修公司,裝修公司按照最終客戶的使用習慣調整過圖紙之后,后面的精裝修就不會出現反復投入,就會更有利于成本控制。
例如,我集團在建設項目的橫琴華策國際大廈與九州港海韻星灣同是一個設計機構擔綱,單從方案階段就易稿超過15次后才確定,最終認可的是現在的曲線造型;在設計之初,我們借鑒了中國CBD的標桿——— 上海浦東CBD,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對比:如果說金茂大廈代表了上海的過去,則環球金融中心代表上海的現在,能代表上海未來的則是———上海中心大廈。華策國際大廈地塊規模不是很大,高度在橫琴的摩天大樓群中也不突出,但我們決心將打造一個能代表橫琴未來,讓客戶使用若干年后還不過時的商業綜合體。為此,建筑設計使用了很多前瞻性手法:如大廈地下室五層設計、創造了珠海之最;三層挑空大堂、主立柱均為圓形、雙弧面幕雖然非常昂貴,但我們還是決定采用。你所看到的項目外觀更像一個雕塑、一個藝術品,流暢的外形沒有具體的象形,有人說它像蝴蝶振翅高飛、也有人說象征勝利的手勢,也有人發現了與“華策”拼音首個字母的契合。除此之外,華策國際大廈引進了華策自主的白光通訊系統,與普通的商業導視系統不同的是:白光通訊可以利用LED芯片實現定位,讓客戶很方便地用手機即可實現商家品牌的查找和溝通。白光通訊作為華策科技板塊的主打專利技術,已經開始在國內大型商業綜合體進行市場化運營。
概括起來,我們要打造的是過程精品。從產品定位抓起,到建筑、裝修、園林,全方位整個過程都要求做到精品。樓盤不光要好看、好用,還要有前瞻性。很多樓盤在出圖紙時天花亂墜、概念很多,等到成本超出預算,又把這個砍掉那個砍掉,最終面目全非,我們從來不干這種事。我們的土地一拿到,圖紙一出,里程碑計劃就已經做完了。為了使產品設計與施工過程更加完美結合,集團從國際大廈項目開始引進了B IM全程管理系統,從前期的設計即開始建模,從模擬建筑模型中可以修正一切可能的設計失誤,在BIM引領下的施工過程也避免了常規施工的很多重復浪費和失誤。這一套系統目前國內應用的發展商還很少,但我們企業認為,基于集團未來要長足發展,地產的規?;_發需要,BIM系統必用不可,眼前的投入就是后續開發的技術力量保障。我的后臺力量,就是產品的定位、成本控制、里程碑計劃等綜合執行能力,每一步都要體現精品。施工不用修改圖紙,這也是我們的驕傲。最近,為設計精品園林滿足于國際大廈項目,集團將派遣整個團隊遠赴西班牙專項考察。
談企業 科技板塊對未來影響更多一點
南都:很多人評價華策集團在地產領域屬于比較穩健的企業。你是怎么評價自己的企業?
楊峰:對于地產界來說,無論是建筑商也好,發展商也好,每個產品出來后,回頭去看多少都會自己挑出后悔的設計,我的企業在產品方面,能找到后悔的東西不多。我們從早年的粵海國際花園到現在的南灣國際,回頭去找我們的缺點,我自己也是挑不出多少毛病的。我對我們企業產品的硬件還是比較滿意的,業主使用起來的口碑也是很好的。
南都:有哪些遺憾的地方嗎?
楊峰:在后期物業管理的細節方面,比如怎么和業主溝通、發現問題、要怎么解決等方面,我們做得不夠,也做得不好,尤其是和一些大品牌開發商相比,還是有差距。事實上,我們對于這方面的投入也不少,我們的集團副總現在也在親自專門抓這方面的事務,這方面的不足需要盡快跟上。
南都:目前,華策有白光科技和房地產兩個領域,以后這兩個領域發展的比重大概如何?
楊峰:一體雙翼,雙向并重發展,商人是以營利為目標的,假如有一天發現哪個板塊更有發展潛力,當然就讓哪個板塊沖在前面。
南都:就你觀察來看,哪個板塊的前景會比較好?
楊峰:科技板塊對我們的未來影響更多一點。改革開放幾十年過去,房地產如今也算是一個傳統產業了。
南都:那以后華策在房地產領域的重點布局會在哪些城市?
楊峰:重點在國內一線城市,目前的開發重點在深圳、珠海。我們看重一個城市的發展潛力、地段也是選擇項目的首要因素。在深圳,我們不惜重金儲備了150萬平米的項目,這還只是布局深圳的第一個項目而已;在珠海,除了橫琴、九州港板塊的項目儲備外,我們也剛剛簽約了一個唐家灣項目,即將在華策集團21周年生日之際動工,明年將向市場推出約500套全海景房,真正做到了戶戶海景,定位為珠海城市精英新貴的海景歸宿。除了在珠海和深圳兩座城市布局外,我們還積極探索新概念地產,如“度假莊園地產”,有別于普通的旅游地產和農莊類地產。在寶島臺灣對面的福建廈門近郊黃金沙灘海域,集團正在涉足研發的“度假莊園”占地2500畝,以15畝地為一個基本單位打造私家莊園,讓追求品質的新貴階層可以乘直升機往返、在私家莊園招待親友、享受綠色有機蔬菜,過上“種菜、養魚、下海捕撈、砍柴”的品質生活。
談樓市 市場上的問題由市場來決定
南都:這幾年,進駐珠海的品牌地產企業較多,作為民企,華策在珠海的壓力大嗎?
楊峰:沒有壓力,很多大品牌地產商和我們在同區域做項目,我們項目的景觀資源處在劣勢的前提下,并沒有在口碑和產品方面輸與他人,甚至我們賣出了更好的價錢。我只要求我們把自己的產品做好,能多為業主考慮,不能只站在發展商營利的角度,要搞清楚“主動”和“被動”的關系。怎么樣把被動變成主動很重要。
主動是什么?“為生活家導航”的宗旨不能變,多為業主考慮“家”的舒適性,當確定圖紙之后,我們要考慮的是怎么做精品,怎么做好我們的里程碑計劃。比如一些能省的成本,但如果是會造成業主居住不方便,我們是不會省的。房子做好了,客戶的認同度高了,房子賣得也容易點,成本收回得也快,本來一年收回的成本幾個月就能收回,資金占用成本就是一大節約,這一點就是構成主動因素的一部分。
被動是產品本身不好,后期投入再多的廣告,再多的銷售手段也無法挽回。市場上的問題由市場來決定,我只要考慮把產品做好。做好了產品,我們就掌握了主動權,壓力自然也少了,所以我講沒有壓力。
南都:作為資深的地產商,你是怎么看珠海地產的未來?
楊峰:珠海是一個充滿理想的城市,珠海市政府給了這座城市很多美好憧憬,我們這些企業家是無法代替的,其實我們想做的事,政府已為我們做了很多,所以,我是看好珠海的,我也相信珠海的未來肯定是越來越好。
轉自《南方都市報》
采寫:南都記者 陳育 實習生 蔡若蘭 王東梅 受訪者供圖
采寫:南都記者 陳育 實習生 蔡若蘭 王東梅 受訪者供圖